您当前的位置:学习一百教学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对郑愁予《错误》赏析的辨析

第一单元 对郑愁予《错误》赏析的辨析

http://www.ybf100.com类型:高一语文教案发布时间:12-23阅读次数:852
第一单元 对郑愁予《错误》赏析的辨析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一中学 卞阿娟  任志鸿主编的《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高一语文上册(教师用书)19页选用了一道题:

(成人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对《错误》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

(C)(D)略。

参考答案是B,对此我不敢苟同,就此谈一下个人看法。

首先,错误的主动者是谁?“我”到底有无“内疚”之情?

一般情况下,第一人称叙述不能深入其他人物内心。这首诗不从女子的视角出发,而以“我”的视角来透视女子内心世界。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女子真正熟悉,一种是对女子虚构想象。

如果对女子真正熟悉,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正是她等待之人;一种是“我”单恋着女子。若为后者,则“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她的心另有所属,“我”不是她等待之人,错误的主动者应是女子,且错误是双重的:一方面,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美丽的马蹄声在带给她希望的同时又带给她深深的失落,其愁怀未能释解;另一方面,女子对“我”心扉紧掩,使“我”的思恋之苦没能缓解,这双重的错误使内心更偏向于失落而非内疚。但“我”并没有丧失理智,明白单项的思恋不会有结果,于是叹惋“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无奈而坚定地走开。若为前者,诚然,错误在“我”,“我”明知女子盼“我”归来,却又匆匆踏上漂泊之途而去,“我”内疚,但内疚的是“我”未留下来而非不该响起马蹄声。

如果对女子虚构想象,那女子只是一个空泛的代表,与“我”毫无关系,两个人擦肩而过可能引起的错误又由谁承担?理性告诉我们,当别人不知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绝没有理由禁止别人的欢乐;当别人有可能误会我们的时候,我们绝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正是自然界事事相连,矛盾无处不在,“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感叹,而内疚实难服人。说到底,错误的主动者还是女子,是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

其次,错误实质的文本信息是什么?诗人否定“达达的马蹄”声吗?

A项认为错误的主动者是“我”,因为“我”不该在女子久盼“归人”时响起马蹄声。也就是说错误在于“我”打江南走过时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虽然接受美学阅读告诉我们,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允许见仁见智的理解,但同时,接受美学阅读还应注意不能脱离文本。根据诗眼“美丽的错误”可见,“美丽的”是马蹄声,“错误”在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者无意否定马蹄声,而加以“美丽’来修饰。因为马蹄声响起前,女子内心已处在封闭、死寂的状态。正是这马蹄声打破了死寂,给女子带来希望,使她焕发片刻的活力。即使过后仍是漫漫无期的等待,但这马蹄声无疑是美丽的。

>>《第一单元 对郑愁予《错误》赏析的辨析》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ybf100.com网]www.ybf100.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再次,诗作的题旨何在?

该诗继承中国历代宫怨或闺怨一类诗的传统,着重表达女子的哀怨。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不从思妇的视角出发,而以“我”的视角来透视思妇内心世界,因而愈发楚楚动人,体现中国传统式的温柔敦厚,缠绵悱恻。从主旨角度而言,“我”承载的是思妇形象见证人这样的角色,诗的重心不在褒贬“我”的行为,而在未言怨中自现女子深重的怨。因此,理解主旨的重心应放在女子的角度。对诗题“错误”的理解应是:长久等待的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因而心情由欢快变为失落,表现独守深闺的女子的孤寂。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A项不当:理解角度不统一、脱离文本,主题把握有失偏颇。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第一单元 对郑愁予《错误》赏析的辨析》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郑愁予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范文,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联系本站公文写作人力资源下载学习频道教学频道作文频道试题课件下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