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学习一百公文写作报告汇报调研报告如何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的调研报告

如何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的调研报告

http://www.ybf100.com类型:调研报告发布时间:01-16阅读次数:585
如何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的调研报告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着无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市建筑业产值规模较小,外向度低,经营机制不活,产业集中度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整体实力方面与发展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同时,还经受着建筑市场过度竞争、压级压价、垫资、工程款拖欠等等的严峻考验。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为破解建设工作难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近期通过采取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对当前我市建筑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积极思考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本调研报告,以期对我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推进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业支柱产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必须充分认识建筑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外向开拓广、关联程度高、拉动作用强等特点,尤其是中小建筑企业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已经处于主力军的地位。可以说,无论工程项目大小,都要靠劳动者的双手把它拔出地面,擎上空中,中小建筑企业正是这一劳动密集的产业大军所凝聚起的企业群体。同时,建筑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手段,认真贯彻实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断加强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了建筑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是建筑业规模总量逐步扩大,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据统计,从1999年到20**年底,全市建筑业增加值从4.08亿元提高到50.78亿元,年均增长37%;利税总额从5269万元提高到10.86亿元,年均增长45%;利润总额从4750万元提高到5.13亿元,年均增长30%;在本市建筑业从业人员从4万人增加到10.56万人。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市90%的建筑业企业完成了由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非公经济改制和过渡。1997年以来,建筑企业数量减少了50%,产业集中度提高。目前,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220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60%、16%、24%,初步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队伍。

三是建筑市场秩序日趋规范,依法管理取得明显成效。1997年以来,全市先后建成9个有形建筑市场。通过不断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秩序,基本形成了招投标人依法招投标,交易中心和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派员进场监督的招投标管理体制。目前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都达到100%。

四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工程参建单位的质量安全行为,切实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广泛开展创优活动,建筑工程质量明显提高,企业的安全和文明施工意识普遍增强。1998年以来,共获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中州杯”奖75项、“中州平安杯”奖6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19个;评定市优质工程36项,市优质结构工程370项,市“文明工地”392个,没有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五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对建筑企业实行了动态管理,实施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与企业创先评优挂钩等措施,不断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企业也适应市场发展要求,自觉加强企业管理,大部分企业通过了国际通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业从业人员中,获得职业资格,注册执业资格的数量和比例显著增长。目前,我市有注册建筑师82人,注册勘察设计师50余人,注册造价师126人,注册建造师900多人,注册监理师100余人,工程造价员937人。

六是建筑劳务基地得到巩固,对扩大劳务输出起到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市建筑业认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劳务输出,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巩固,建筑劳务经济效益显著。平桥区、商城县、罗山县、潢川县被命名为河南省“建筑之乡”。

**“三刚”--王刚、张清刚、魏青刚都是外出建筑劳务队伍中的精英代表人物。20**年全市外出施工企业80个(次),建筑劳务输出人员30余万人,其中,成建制建筑劳务16.4万人,创经济效益18亿元。目前我市在XX、山西、XX、郑州等地都有建筑施工队伍参与当地建筑工程的施工。市第二建筑安装公司常年在XX的成建制队伍人员达8000多人,承建了一批国家重点工程,曾参与了国家大剧院、“鸟巢”等重点项目建设;**源泰建筑有限公司每年在山西省施工产值在亿元以上;在乌鲁木齐,以市第三建筑安装公司和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成建制的建筑企业达20多家,人员有万人以上。

   .

二、当前制约我市建筑业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我市建筑业企业积极探索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方法,取得了成绩和经验,建筑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普遍存在的技术力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盈利水平不高,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着我市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改制力度不大,有待进一步深化。从总体上看,我市建筑企业改革起步晚,改革不到位,产权过于分散,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过程相互分割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还没有彻底转变,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改制成本高,大量的资金用于职工身份置换等,资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高,资本积累成为制约企业扩展市场,发展壮大的瓶颈。市建委直属的两个大型国有企业,旧体制下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产权改革很难到位,改制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建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公平竞争机制有待完善。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大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法规的出台,几乎对建筑企业的各种市场行为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却少有对建设单位市场行为的管理制度,体现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两个建筑市场主体在法律上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建筑市场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和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垫资、压价、拖欠工程款问题尤其突出。工程款垫资已成为建筑市场的普遍现象,不垫就揽接不到工程,建筑企业发展、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施工企业在投标前被要求缴纳高额保证金也成为一种变相垫资。压价,有很多建设单位避开监督,在签订正式合同背后与施工企业又补签“黑白合同”或“阴阳合同”,要求施工企业同意其提出的不平等条款,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大幅让利,否则就将建筑企业排斥在外。拖欠工程款,当前对于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有着强硬的制约手段和处罚措施,但对于其源头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却没有较好的约束办法和清欠措施,这也是一种不公平。由于建设方工程款不到位而引发的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时有发生,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人才缺失严重,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市建筑企业人才理念不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不同程度存在缺乏人才的问题。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少,尤其从今年起执行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原有的项目经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已经适应不了新的机制,完全掌握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的凤毛麒角,没有形成一支真正的企业家队伍。大量的农民工长期游离于企业之间,没有接受系统的培养。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很多企业培养的人才,一旦成材,就会另谋高就,留不住人才。企业科技投入少,科技进步慢,技术创新能力弱,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推广力度不大,技术水平较低,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建筑能耗总量大,行业增长方式仍是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可持续性发展要求。

(四)建筑企业负担过重,环境不宽松。重复纳税,企业按工程总造价的3.3%缴纳营业税后,在购买材料、设备时还要缴纳相关税费,对总承包企业和劳务企业之间重复征收营业税。收费项目名目繁多,建筑企业上交的各种费用多达20余种,有的属于乱收费,有的不据实收费。有企业统计,企业纳税之外的各种缴费支出占到项目造价的2%到2.5%左右,这些缴费都没有计入造价,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更影响了企业的资本积累,影响到企业对生产、科技、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五)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偏低,缺乏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河南省建筑骨干企业名单中,我市没有一家上榜。建筑行业结构虽经调整,但企业资质水平低、缺乏竞争力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企业数量虽多,而实力偏弱,大而不强、小而不专。企业升级难,硬件如资本积累、人才资源、经营业绩达标难,软件的达标更难,职称评审门槛高,企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按照现有的职称评审办法,企业中能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寥寥无几。

(六)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建筑业关联度高,能带动50多个行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系数为1:176,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等。社会各界对建筑业是支柱产业和富民工程已形成共识,但是对建筑业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扶持政策始终不能到位,有的只是口头支持,精神鼓励,实际的政策扶持措施很少。社会上对建筑业也存在诸多偏见,把建筑企业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统统称为“包工头”、“黑老板”,职工则称为“农民工”,社会地位低下,形象不佳。

三、做大做强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在新形势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做大做强建筑业支柱产业,使建筑业对破解当前面临突出的“就业”、“三农”、扩大内需等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其重要而应有的作用。

(一)切实把建筑业放到支柱产业的位置。长期以来,中小建筑企业这个群体很大程度上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甚至被“边缘化”,任其自生自灭。政府应把建筑业切实放到支柱产业的位置,将做大做强建筑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通盘考虑,整合各种资源,齐抓共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紧培育和完善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企业改革的指导,对人才教育培训、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尽快促成做大做强,以充分发挥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

.     .

(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优化重组。鼓励建筑企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自身优势和占有市场份额,实施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制胜的发展战略。一是积极实施大建筑业战略,着力进行经营结构调整,鼓励建筑企业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建材生产经营和其它新兴三产行业渗透,延伸产业链,推进建筑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二是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培育和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筑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竞争,我市要加大对具有一、二级总承包资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催生一批更高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鼓励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内引外联等多种形式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建筑业“航空母舰”。三是要按照“做专做精”原则,合理发展专业承包企业,优先发展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承包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建筑业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四是要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支持劳务输出量大的县区和大中型企业设立劳务基地。

(三)优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我市企业发展壮大。从目前建筑业现状来看,建筑市场秩序、队伍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建筑工人的权益保障,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政府对于建筑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当务之急是切实贯彻落实建设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完善建筑市场制度建设,加强建筑市场规范和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认真解决工程项目招投标和建设中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转包、乱挂靠、“阴阳合同”、“恶性竞标”等问题。完善激励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加快建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程投标担保、支付担保、履行担保等制度,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支付监管等制度。加强外进队伍管理,完善外进企业管理办法,落实外地施工企业、监理招标代理企业进入**市场备案登记制度。加强行业统一监管,将所有开发区、管理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工程统一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www.ybf100.com

(四)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建筑业科技水平。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人才。科技兴建,以人为本,是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头等大事。我市建筑业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大力培训人才,不断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与组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对内要因企制宜加强人才培养与启用,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有条件的可以送到专业院校和大公司的项目上培训;对外加大投入力度,高薪引聘,为我所用,尽快解决各类专业高级人才的馈乏问题,把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企业专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以人才更新迅速改变企业面貌。要放开眼光、讲求长远,站在全建筑行业的角度来统筹考虑人才的培养问题,不能因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而因噎废食,放弃对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重点扶持和鼓励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以推进十项新技术为核心,把技术创新水平列为评优创先的重要指标,加大科技投入,促使企业用知识和科技的不断更新提高竞争力。

(五)切实减轻建筑企业的负担,为建筑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都应来帮助解决影响建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提高生存、发展、创新和竞争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建议对涉及建筑业的收费项目应予进行清理,调整部分征收对象,做到合法合情合理收费,下决心砍掉不合理的乱收费项目。合理确定建筑业税负,避免对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营业税的重复征收,对现行建筑业企业核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适当给予照顾,对新建劳务企业三年内免征营业税。把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同样对待,享受省、市有关信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农民工培训、设备更新和“走出去”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产业特点,一是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很大部分来自农村,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强,企业文化体现这一特征才有针对性;二是施工现场分散,造成了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离散性,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施工现场,才具有实际意义;三是建筑产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要靠科学管理和工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来保证工程建设,企业文化寓于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性过程之中才有文化价值。因此,建筑企业文化要用项目文化的建设来体现,这一点许多优秀建筑企业已创造了不少好经验,我市建筑企业应加强学习和借鉴,运用企业文化抓好团队、提升品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七)及早出台加快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近年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筑业发展,充分发挥建筑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国家和河南省相继出台了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年7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20**年1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20**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为加快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市到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建议我市尽快抓紧研究出台加快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     

www.ybf100.com
如果觉得《如何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的调研报告》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联系本站公文写作人力资源下载学习频道软件下载网站地图精品教程热门专题